《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是音乐系所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它不仅为作曲类课程提供素材和风格的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类课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我国的传统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音乐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代中国音乐保持民族个性、体现中国风格的物质源泉。本学期课程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第二学期,是上个学期的课程延续。本学期讲授内容为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宗教音乐和祭祀音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具有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语言,熟悉民族音乐文化,具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通识性知识体系和分析辨别、分析能力,掌握各音乐类别和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音乐的感情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以具有较高民族文化认同的责任感担当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以至传承的历史使命。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主讲:曾华燕(博士、讲师) 授课对象:艺术学院2016级音乐表演1班(声乐)、2016级音乐表演2班(器乐)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学科基础必修课,32学时,2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实践包括经典戏曲剧目听辩、学唱,经典器乐听辩、学唱,宗教音乐和祭祀音乐听辩,课堂提问、讨论等。 本课程于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 本课程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平时抽查、出勤率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卷面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含平时考勤、随堂提问、交流讨论):4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参考书: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袁静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民族器乐概论》/李民雄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中国宗教音乐》/田青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中国戏曲音乐》/蒋菁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福建南音初探》/王耀华、刘春曙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巫术》/张紫晨著,上海三联书店,1990 《海上白云观施食科仪音乐研究》/曹本冶、朱建明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民族器乐》/袁静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礼乐全书》,顺治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