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代码 K00112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选用教材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版) 授课教师简介 授课对象 信息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 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与运行机制。通过对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信息加工处理及控制过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整机系统协同工作的方法。具备维护、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技能,并为具备硬件系统的开发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1. 理论教学:考核方式:考试,由期末卷面考试、平时抽查、平时作业、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卷面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2.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考查,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完整性(30%)+实验数据准确性(60%)+考勤(10%)。 3. 课程总成绩评定:总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含平时考勤、提问、作业、课内实验)×40%。 二、课程学时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学方法 章节 教学内容概要 教学方法 课时 作业(请打√) 辅导(请打√) 实验(请打√)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3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 数据信息的表示,定点数、浮点数;原码、补码、移码、真值之间的转换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6 √ √ √ 第三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分类;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SRAM、DRAM、ROM、EPROM、EEPROM的工作原理;cache工作原理;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8 √ √ √ 第四章指令系统 指令概念、指令系统概念、指令格式、指令寻址方式、操作数寻址方式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3 √ √ √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 CPU的组成与功能;指令周期;控制器的功能与组成、工作原理;流水CPU工作原理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8 √ √ √ 第六章总线系统 总线概念、总线结构、总线控制结构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4 √ 第七章外存与I/O设备 磁表面存储器的分类、磁盘存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3 √ √ 第八章输入输出系统 数据交换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 讲授、引导式、自主式、研讨式 5 √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